hotline
0519-85112622無功功率補償控製器,即無功補償裝置的指揮係統,它首先要對係統的電壓、電流量進行采集,通過微機CPU的快速運算,得到係統的有功功率、無功功率、無功電流、功率因數等參數,經計算再根據參數設定值發出投切指令,控製電容器組的投切。同時,采樣方式的選擇、參數的設定、裝置器件的保護等均通過控製器來實現。
目前常見的控製器按采樣的方式可分為:
(1)功率因數型控製器:
功率因數用cosφ表示,它表示有功功率在線路中所占的比例。當cosφ=1時,線路中無需輸送無功功率。提高功率因數以減少無功損耗是這類控製器的最終目標。這種控製方式也是很傳統的方式,采樣、控製也都容易實現。這種采樣方式在運行中既要保證線路係統穩定、無振蕩現象出現,又要兼顧補償效果,這是一對矛盾,隻能在現場視具體情況將參數整定在較好的狀態下工作。即使調整得較好,也無法彌補這種方式本身的缺陷,尤其是在線路重負荷時。舉例說明:設定投入門限:cosφ=0.95(滯後)此時線路重負荷,無功損耗已不大,再投入電容器組已無必要,當cosφ隻要不小於0.95,控製器就不會再有補償指令,也就不會有電容器組投入。
(2)無功電流型控製器:
無功電流型的控製器較完善的解決了功率因數的缺陷,能兼顧線路的穩定性及檢測無功補償效果,並能對無功補償裝置進行完善的保護及檢測,這類控製器一般都具有以下功能:
四象限操作、自動、手動切換、自動識別各路電容器組的功率、根據負載自動調節切換時間、諧波過壓報警及保護、線路諧振報警、過電壓保護、線路低電流報警、電壓、電流畸變率測量、顯示電容器功率、顯示cosφ、U、I、S、Q、P及頻率。
當線路在重負荷時,哪怕cosφ已達到0.99(滯後),也還會再投入一組電容器,使補償效果達到狀態。